特朗普政府的就业政策与经济走向

在2025年初期,特朗普政府的就业政策与经济走向引发了广泛关注。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多次表明,他对“芯片法案”的看法是“一招臭棋”,并暗示可能废除此法案。这一决定将对美国未来四年的芯片人才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

2025年一开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就被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吹皱了业内的一池春水。根据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数据,自2009年以来,美国首次反超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单一市场。这一数据在美国半导体上升到国家战略,并通过政府补贴、进出口管制和政策引导等方式力主制造业回流的大背景下,是某种程度的“胜利”,契合了以半导体产业牵引高科技战的舆论调性。

然而,这一数据也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单一市场”这一叙事的质疑。主要是因为这一提升被认为是由所谓“AI Boom”(人工智能热潮)驱动的。美国本土资本市场对相关概念股的热捧,让英伟达、OpenAI、博通、谷歌、微软等AI热圈市值水涨船高,叠加GPU和HBM的封装合流,让两年来美国本土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行了超高投入。

如果暂将高端GPU以及与AI加速器产业放置一边,目前全球半导体生态的整体图景依然处在筑底回稳的温和时刻。这一点从制造端的代工、封测,以及更下游的分销商手中的库存数据可以得到明证。

AI算力、算法和数据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升降弹性,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出现了GPU vs ASIC基础设施算力的博弈,以及DeepseekV3在大模型领域架构上的创新,让美国相关产业制定者进一步认识到这一赛道上资本加持与人才吸引的重要性。

此时此刻,我们在美国政府公告平台federalregister上看到两个互为表里的动向:一方面,为了“配合”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挥舞关税大棒,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基于“301条款”宣布对中国大陆制造的最能体现商品洪流特色的成熟制程芯片展开贸易调查。一方面,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则修订了H-1B签证规则。

H-1B新规进一步简化了审批流程,让更多美国雇主们可以更快招到和留下合适的人才,而且还重新规定了相关的“专业职位”。例如,2023年8月,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因熟练装机人才不足导致量产时程推迟,为此想为大约500名台湾地区劳工办理签证赴美却被当地工会阻挠而作罢。根据美国规定,从台湾地区赴美的台积电员工,需要EB-2签证才能合法入境工作。对此,Ozimek谏言,如果搞一个为避开漫长而艰难的签证程序的特殊人才绿色通道,既可以保证“芯片法案”项目顺利落地,又可以扩大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附加值(1个半导体岗位可以带动6个其他周边产业的岗位),何乐而不为?

H-1B与白宫风暴

Adam Ozimek的这份芯片版的“谏逐客书”在白宫眼里却书生气十足。马斯克是H-1B签证的积极拥护者,也是全球化人才流动的受益者,特斯拉的中国工厂让他意识到,一个高素质的海外制造业群体对企业发展是多么的关键。但他的态度在特朗普团队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马斯克的这番言论立即遭到《纽约时报》编委会的反击,他们指出,目前H-1B签证持有者流入的前三大公司 Infosys,Tata和Cognizant都带有浓重的印度色彩,不但盘剥外来劳工,而且是签证材料欺诈的重灾区。此外,《纽约时报》编委会还告诫马斯克,如果细细追查每一位等待H-1B签证的申请者,就会发现接近七成的人的工作性质基本和高科技制造业关联不大。此外,《纽约时报》还质问,马斯克在2024年解雇了16000名特斯拉工人,却又嚷嚷扩大H-1B签证规模,如何看待离岸外包与支持制造业回流在行为逻辑上的自洽?

总之,2025年,来自中国大陆的H-1B的申请者数量以及从业流向,将是一个观察中美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生态链要素流动的重要窗口。马斯克在特朗普团队中的角色定位,也将在本月20日之后给外界释放更清晰的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