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欧思礼路38号:李光耀故居的历史和纷争

新加坡的欧思礼路38号洋房,曾经是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的家园,也是人民行动党的历史见证地。这座建于19世纪后期的八居室两层洋房,位于新加坡里峇峇利和乌节路附近,曾经见证了李光耀一生的光辉历程。

这所房子在1940年代至2015年间一直是李光耀的居所。他在这里不仅生活了七十多年,还在这里与妻子柯玉芝一起生活。在这里的地下室里,人民行动党的第一次会议也曾在1954年定期举行。新加坡于1965年从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后,李光耀夫妇因保安考量买下了这所房子,并增加了防御工事和警卫室。

然而,李光耀在去世前曾多次表达希望在他去世后这所房子被拆除,或者作为家人和后代的封闭私宅。他的第一份遗嘱是在2011年8月立下的,其将遗产平均分配给他的三个孩子。但是在2013年12月制定的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遗嘱中,李光耀把房子留给了他的长子李显龙,并要求在他住在那里的女儿搬走后拆除房子。

这引发了由李显龙、李显扬和李玮玲之间的争议。李显扬和李玮玲在2017年6月14日发表联合声明,指责李显龙利用总理一职,违背李光耀生前意愿,设法挽留欧思礼路38号的故居。李显龙随后在Facebook上发表了回应,表示将于7月3日在国会发布声明,回应所有指控。

这场家族纷争不仅影响了李光耀家族的关系,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新加坡股市也因而受到影响,连续两日下跌。目前,新加坡政府还没有对这所房子的处置做出具体决定,但将由未来政府做出最终决定。委员会提供了三项选择——将欧思礼路38号作为国家古迹予以保留,拆除餐厅以外的整栋建筑,并将用餐区改造成观景廊,或将其整合为一个研究或遗产中心,或完全拆除和重建欧思礼路38号以供住宅或国家使用。